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赤火汉末魂 > 第233章 淬火(第1页)

第233章 淬火(第1页)

试验田的边界木桩被一根根粗暴地拔起,扔在地上,像一场荒唐闹剧终于落下的帷幕。

那些曾象征“希望”与“效率”的界碑,如今只代表着割裂与伤痛。

陈烬的命令斩钉截铁,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所有试验即刻终止!与投机商人勾结、倒卖物资者,严惩不贷!那些上蹿下跳、煽动对立、企图在混乱中攫取权力的极左头目,一律依法论处,绝不姑息!

肃清的动作雷厉风行,但弥漫在赤火上空的,不仅仅是尘埃落定的平静,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创痛和迷茫。

晒谷场上,再一次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气氛凝重,无人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土台上的那个身影上。

陈烬没有站在台子中央,而是站在边缘,仿佛自己也站在了需要被审视的位置上。

他看起来疲惫了许多,但眼神里的光芒却更加锐利和沉静。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透过寒冷的空气,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没有激昂的呐喊,只有沉甸甸的坦诚:

“乡亲们,同志们。我们,走了一段急功近利的弯路。”

开场第一句,就让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人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承认错误。

“我们误以为,纸上冰冷的数字,可以丈量田地里温热的汗水。”

“我们误以为,报表里快捷的路径,可以取代现实中一步一个脚印的正确方向。”

“我们甚至误以为,为了一个看似伟大的目标,就可以暂时忽略身边人的苦痛和呐喊!”

他的目光扫过张婶、老王、李老栓,扫过每一个面容憔悴、眼神里带着疑虑的社员。

“事实证明,我们错了!大错特错!”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痛彻心扉的悔悟。

“赤火的路,从来不是数字堆出来的路,不是少数人替多数人做主的霸道!赤火的路,永远是大多数人的路,是靠着肩膀挨着肩膀、互相搀扶着才能走下去的路!是土地里长出来的、带着烟火气、带着人情味的路!”

掌声,迟疑地、零星地响起,随后汇成一片巨大的、宣泄般的洪流。

那里面,有委屈,有释然,也有重新燃起的、微弱的希望。

紧接着,陈烬的话锋转向了更深层的反思,他的声音变得冷峻:

“这次风波里,除了贪腐和教条,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更隐蔽、更危险的东西——一种打着‘最革命’、‘最公平’的旗号,行破坏之实的极端思潮!”

他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某些人的伪装:“他们不要建设,只要破坏!他们批判一切,却拿不出任何可行的方案!他们想要的,从来不是真正的公平,而是砸烂一切后,由他们来主导的——另一种特权!”

“同志们,我们要擦亮眼睛!以极端革命之名,行反革命之实,这是最阴险的破坏!”

在后续的扩大会议上,陈烬的总结更是系统而深刻,将两次风波的本质彻底剖开:

“钱焕章的问题,是封建式的权力贪腐!是旧时代官老爷做派的复辟,其根子是‘权力私有’!”

“而吴瀚同志的问题,”他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吴瀚,“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唯生产力论!见物不见人,把活生生的人和社会关系,都当成了冰冷的数字和可以优化的零件,其危害同样巨大,它抽掉的是我们事业的灵魂!”

“还有武卫国那伙人,是极左的空想和破坏!其本质是投机和无政府主义!”

他最终掷地有声地定论:“所以,赤火未来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既要反对右的投降倒退——即钱焕章式的封建贪腐;也要反对左的盲动空谈——即武卫国之流的极端破坏!而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脱离群众、谋求特权!”

“而尤其要警惕的,”陈烬的声音沉重无比,“是那种披着‘科学’、‘理性’外衣,程序正确、数据漂亮,却唯独失去了温度、抽离了人的灵魂的——冷血主义!”

尘埃落定,艰难的重建开始了。

新的政策小心翼翼地吸取了血泪教训:林枫牵头,建立了更严密、更具独立性的监督体系,直通陈烬。

徐文带着他的算法团队,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最优解”,而是致力于在公平的框架下寻找最不坏的“可行解”,将吴瀚方案中那些确实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性内容,小心翼翼地剥离出来,融入到大生产中。

李厚土、赵老蔫们重新走家串户,他们不仅要恢复生产,更要抚平人心那道无形的裂痕。

赤火公社的机体,在经历这次刮骨疗毒般的风波后,理论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仿佛变得更加强健。

但有些东西,终究是不一样了。

社员们见到干部,笑容里多了几分打量;开会时,不再是一片叫好,而是多了许多交头接事的窃窃私语;甚至放农具时,都会有人下意识地去检查一下,是不是又“优化”到了别处。

那种毫无保留的、纯粹的信任,如同被打碎的瓷器,即便勉强粘合,裂痕也永远存在。人们心中,多了一根名为“警惕”的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烬站在坡上,望着脚下这片在伤痛中缓慢复苏的土地。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重。

他知道,赤火渡过了一次巨大的危机,但也永远地失去了一些无比珍贵的东西。

风波过后,赤火公社仿佛经历了一场高烧后的虚脱,人人都在反思,也都在寻找一个可靠的“定盘星”。

而林枫和他所执掌的监察审计体系,在这场席卷全社的信任危机中,其价值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当钱焕章利用权力中饱私囊时,是林枫的账本最早揭示了物资流向的异常;当吴瀚沉迷于优化数字而漠视现实时,是林枫的田间调查报告最先反映了土地板结和社员情绪的低落;甚至当武卫国等极左分子试图煽动混乱时,也是林枫基于人员流动和物资异常调动的数据分析,提前出了预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