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那波谲云诡的平顶山,师徒四人之间的氛围愈融洽和谐。
一路之上,但闻欢声笑语,少见埋怨争执。
再加上师徒四众,皆非肉体凡胎,脚力非凡。
凌阳虽不如《水浒》里神行太保戴宗那般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般夸张,但一日疾行数十里山路,也是等闲之事。
凌阳更是始终不忘自己最初锻炼体魄的初心,时常主动下马,将那锦斓袈裟仔细叠好收起,只穿着一身浆洗白、打了好几个补丁却干净利落的旧僧衣,脚踏实地地奔跑前行。
如今他身躯强健,气血旺盛,体内生机勃勃如春日草木,便是力狂奔十数里,也只觉得浑身舒泰,微微出汗后更是神清气爽,毫无疲惫之感。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看着自家师父这几日的锻炼,虽有些不解,却也乐见其成。
尤其是此刻,凌阳正进行着他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深蹲。动作标准,呼吸悠长,偏古铜色的皮肤下肌肉线条贲张,充满了力量感。
做完这三项,凌阳额角已见细密汗珠。
他随手抹了一把脸,看向一旁扛着金箍棒、笑嘻嘻瞧着他的孙悟空,也是咧嘴露出一口白牙,手臂豪迈地向前一挥,意气风地喝道:
“出!”
声未落,人已如离弦之箭般疾射而出!其步伐之大,度之快,竟在身后带起一小股烟尘,端的是动如脱兔,神非凡。
孙悟空见状,哈哈一笑,身形轻飘飘腾空而起,不紧不慢地跟在凌阳身后半空处,右手搭在眉间,火眼金睛灼灼生辉,警惕地扫视着前方路途与周遭山野。
猪八戒吭哧吭哧地挑着沉重的行李担子,与沙僧并排跟在后面。
那白龙马似乎也被凌阳的活力感染,难得地撒开了欢,四蹄翻腾,如一道白色闪电般向前冲去,在即将越凌阳时又灵性地折返回来,围绕着他小跑,马鬃飞扬,显得快活无比。
夕阳将他们师徒的身影在蜿蜒的山路上拉得极长,欢声笑语伴着蹄声、脚步声,汇成一曲奇特的西行交响乐。
……
哗啦~哗啦~
夜色如墨,星斗满天。师徒四人在一条清澈的山溪旁扎营歇息。
刚刚完成每日十公里越野跑的凌阳,浑身热气腾腾,索性脱了上衣,露出一身刀劈斧凿般精悍的肌肉。
他蹲在溪边,就着清冷的溪水清洗那件被汗水浸透的旧僧衣。
此时已是秋冬之交,夜晚溪水寒彻刺骨,但凌阳却恍若未觉,反而觉得甚是爽利。
他从旁白的皂荚树下拾起几颗自然掉落的皂荚果,用手捏碎,将那富含皂素的果肉混合着溪水,仔细揉搓着僧衣上的污渍和析出的白色盐粒。
动作熟练,神情专注。
很快,僧衣上的汗渍便被清洗干净。他将湿衣拧干,拿到孙悟空生起的篝火旁,搭在临时制作的支架上烘烤。
跳跃的黄红色火焰映照在他古铜色的、棱角分明的胸膛和臂膀上,汗水未干,泛着健康的光泽,宛如一尊充满力量感的青铜雕像。
凌阳看着自己这一世坚持不懈锻炼出的成果,脑中却莫名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
不知那传说中的女儿国国王,还会不会喜欢自己这款偏硬汉风格的“唐僧”?
他依稀记得,《西游记》原着里多处提及唐僧是“白面胖和尚”。
红孩儿初见时惊叹“好和尚!我才看着一个白面胖和尚骑了马,真是那唐朝圣僧”;
金皘山土地也形容他是“白脸的胖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