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轻轻吹去表面浮尘,将磁带塞进那台服役了二十多年的索尼dv机。
屏幕闪了几下,雪花点跳动片刻,画面终于稳住。
帐篷中央一簇火光摇曳,十几个牧民围坐一圈,巴特尔坐在最前,戴着旧毡帽,神情肃穆。
他开口,用蒙语一字一句地说:“我是巴音布鲁克嘎查牧民巴特尔,今天要陈述的是草场承包权被违规收回的问题。时间:年o月o日;地点:夏营地帐篷;事由:县畜牧局未公示文件、未召开听证会……”
老张猛地坐直了身子。
这语气,这结构,竟与苏霓当年在《百姓之声》节目中推广的“五步陈述法”如出一辙!
他迅按下暂停,翻出抽屉深处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他参与录制第一季《百姓之声》时的流程要点。
对比之下,分毫不差——甚至那些曾被台领导嗤为“形式主义”的细节,比如“明确时间地点”“注明依据来源”,都被一丝不苟地复述着。
可当播放到关键段落时,一阵狂风掠过镜头,夹杂着呼啸噪音,几乎盖过了当事人对一份红头文件编号的念读。
老张皱眉,反复回放三遍,仍无法辨清。
他知道,这段若听不清,日后作为证据或传播素材都将大打折扣。
他起身,从柜底拖出一个布满灰尘的木盒,打开后是一台老式磁头修复仪——那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技术升级时偷偷留下的“私藏”。
接电、调试、慢倒带,他像对待一件文物般,一点点校准频率,手动降噪。
整整一夜,他伏在桌前,耳朵贴着监听耳机,手指微颤地调整滤波参数。
天光微亮时,那段被风撕碎的声音终于清晰重现。
他连夜制作双语字幕,蒙汉对照,逐句核对。
寄出前,他在包裹里夹了一张手绘卡片:一只小羊站在山顶,举着一台迷你摄像机,身后是辽阔草原。
背面写着一行钢笔字:“你们的声音,比风传得更远。”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省高院审判庭内,气氛凝滞如铁。
陆承安站得笔直,西装一丝不乱,目光平静地落在对面律师身上。
那人正滔滔不绝:“根据《电子政务实施条例》,信访材料必须通过‘智能陈述亭’系统提交,纸质或视听记录不具备法律效力。本案当事人从未完成线上流程,依法不得视为已申诉。”
旁听席上有人低声议论,法官眉头紧锁。
陆承安却只是淡淡开口:“请法院技术支持人员,现场演示该系统操作流程。”
法庭静了两秒。
技术人员应声上台,接入政务平台。
登录、选择“信访提交”、录入基本信息……一切顺利。
直到最后一步,屏幕突然跳出弹窗:
【检测到内容涉及“土地确权争议”“集体资产处置”,触敏感词机制,需转入人工审核。
预计处理周期:个工作日。】
全场哗然。
陆承安没有提高音量,只问了一句:“请问,宪法赋予公民的申诉权,是否也适用这个等待周期?”
法官久久未语,最终宣布休庭。
走出法院大门时,晨光洒在台阶上。
陆承安没有回头,径直走向公告栏。
一张崭新的通知贴在那里:即日起,原始视听证据可作为补充材料,直接递交立案窗口。
他掏出手机,拍下照片,送给苏霓,附言仅一句:
“火种进了门。”
而此时的苏霓,正坐在南州市电视台资料室,翻阅着一叠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记录样本。
她看着那些工整套用“五步陈述法”的文字,嘴角微扬。
忽然,桌上的传呼机震动起来。
号码陌生。
她拨回去,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一道低沉而正式的声音:
“苏女士,请您尽快准备一下。明天上午九点,文化部会议室,有个紧急任务等您参加。”
话音落下,电话挂断。
苏霓握着听筒,眼神渐深。
窗外阳光斜照,映在她眸中,像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