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91章 种下去的名字开出了路(第2页)

第191章 种下去的名字开出了路(第2页)

他不仅建议将每年的o月日正式定为“公民表达权纪念日”,更配套推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方案:“历史误注销纠正通道”全国联网系统。

在庄严肃穆的听证会上,面对部分委员的质疑和犹豫,陆承安没有长篇大论,只是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蹲在城市立交桥下的公园里,用一支彩虹色的蜡笔,一遍又一遍地为地砖上一个用粉笔写的名字填色。

有人问她在做什么,小女孩抬起头,眼睛清澈得像一汪泉水,她说:“爸爸的名字太淡了,老师说,写得好看一点,就能永远留下来。”

视频结束,全场死寂。

几位头花白的委员摘下眼镜,用力地擦拭着眼角。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这不再是政治,而是人性。

远在西北,苏霓也收到了这场风暴的回响。

一封来自偏远县城中学教师的信,附着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在一座废弃粮站的高墙上,用白色的涂料,一笔一划地复刻着几十年前知青们留下的豪言壮语——“青春不该被退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霓的心被狠狠撞了一下。

她立刻回赠了一套专业的录音笔和档案盒,并附上一张便签:“你们那儿的故事,也值得被整个国家听见、看见、存下来。”两个月后,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寄回了国家记忆馆。

里面是整整十二盒磁带,记录了当地从民国到当下的三代人的口述史。

一个念头在苏霓脑中成形。

她立即下令,在纪念馆内增设“地方记忆交换站”。

来自南方的证据,可以印证北方的哭诉;来自东部的血泪,能够唤醒西部的情感。

一张无形的记忆之网,就此覆盖全国,让每一份孤独的呐喊,都能找到回声。

年终布会当晚,国家记忆馆座无虚席。

大屏幕上,播放着年度纪实短片《名字之路》。

镜头穿过三百多座城市里那些新生的“记忆墙”、“无声台”、“归名碑”,最后,缓缓定格在铜岭市的废弃矿坑。

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生态公园。

草坪中央,铺就着一条蜿蜒的碎石小径。

苏霓就站在这条小径的,面对着无数镜头和期待的目光,声音轻柔却带着千钧之力:“这条路,是用那些没被风刮走的名字铺成的。”

她的话音刚落,全场灯光骤然熄灭,陷入一片黑暗。

就在人们惊愕之际,那条碎石小径,却由内而外地,缓缓亮起了无数幽蓝色的微光,如同洒落凡间的银河。

原来,志愿者们在浇筑小径时,将来自全国各地的“留痕土”与无数蓄光石混合在了一起。

此刻,那些白天吸收了光明的石头,正在黑暗中释放出它们的光芒,映照出嵌在其中的、无数细小如尘埃的姓名。

全场震撼,泪水无声滑落。

而就在这璀璨的光芒中,千里之外,一间昏暗的农舍里,一位刚刚在扫盲班学会写自己名字的老妇人,正戴着老花镜,在孙子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往一个旧信封里塞进一张写着她名字的纸条。

在地址栏上,她用尽全身力气,一笔一划,工整地写下:“国家记忆馆,苏主任收。”

然而,当晚深夜,喧嚣散尽,苏霓在亲自整理新一批寄来的“留痕土”包裹时,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陶罐让她停住了手。

罐身粗糙,没有寄信人的姓名,只在底部用利器刻着一个奇特的、仿佛族徽又似某种标记的符号。

它不像一个哀悼的痕迹,更像一个路标,一个沉默了太久,终于决定开口的……邀请。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