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段视频引爆了全网。
视频拍摄于一间普通中学的公开课上。
老师提问:“谁能结合课文,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一片沉默中,一个瘦高的男生举起了手。
他没有背诵课本上的标准答案,而是举起了自己那本贴满了五颜六色贴纸的语文书,像举着一面斑斓的旗帜。
“老师,课本上说的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但我想讲讲我爷爷。为了拿到一张从我们村到城里的户口迁移证,他给人扛了三年水泥,把腰压弯了。这张‘补丁’上说,户口制度的松动,让千万人拥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我爷爷就是那千万人之一。他不说,这段历史对我来说,就是空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声音清朗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敲击在所有人的心上。
镜头转向讲台,校长的眉头起初紧紧锁着,脸色铁青。
但当他看到台下,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了自己那本同样贴满“补丁”的书,一本本独一无二、写满了家族故事的“定制教材”时,他眼中的严厉渐渐融化,化为一种深沉的震撼。
良久,他拿起话筒,声音有些沙哑:“下节课,我们不讲课文了。咱们专门聊聊,这些‘边角料’。”
这段最初只有几分钟的视频,被人重新剪辑,并冠以一个石破天惊的标题:《中国孩子正在自己缝合历史》。
一夜之间,播放量冲破两千万。
点赞、转、评论如海啸般席卷了每一个社交平台。
无数人留言,讲述自己家族关于粮票、高考、下岗、返城的“边角料”故事。
一场由孩子们在课本缝隙中点燃的星星之火,借由互联网的狂风,瞬间燎原。
风暴的核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紧急召集会议,议题直指“教材边缘化使用现象及其潜在风险”。
山雨欲来风满楼。
苏霓的团队里,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
所有人都等着她的指令,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雷霆之击。
但苏霓只是静静地打开了那份始终置于桌面顶端的《银杏计划推进表》,在最后一栏,缓缓敲下了一行字:
“终极目标——让每一本课本,都成为通往真实的入口。”
她没有布任何公开回应。沉默,是她最强硬的态度。
深夜,办公室只剩下她一人。
一封来自林晚的加密邮件弹了出来,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叠厚厚的、用粗糙的麻绳捆绑起来的作文纸。
那是一个来自甘肃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用平邮寄来的回执。
随信附上的,是全班三十一个孩子共同制作的“补丁合集”。
他们把村里老人的口述、家里的旧物件照片、甚至是自己画的地图,都汇集起来,做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乡土历史教材”。
封面上,用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的铅笔字写着:
“老师说,历史不是背下来的,是长出来的。”
苏霓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屏幕上那张照片。
那粗糙的纸页,那稚嫩的笔迹,仿佛拥有了温度。
她似乎能看见,在广袤大地上,无数被遮蔽的角落里,正有细小的、倔强的光,从僵硬的纸页裂缝中,一寸一寸,静静地流淌而出。
这光,微弱,却足以刺破黑暗。
教育部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整个舆论场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没有通报,没有结论,仿佛那场紧急会议从未生。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风暴暂时过去时,苏霓的私人手机在凌晨三点,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内容极其简短。
“小心历史教科书总编纂委员会的那位老人。他带了自己的档案袋去开会,没打开。”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