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41章 风还没停我们就跑(第1页)

第241章 风还没停我们就跑(第1页)

办公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根刺破喜悦的数据尖峰,正迅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网的舆论风暴。

短短一个小时内,“小学生被教唆控诉政府”的骇人标题,如同病毒般在各大社交平台蔓延,话题热度以几何级数攀升。

数家以措辞严厉着称的官媒下场转,字里行间充满了审视与质疑,无形的压力如泰山压顶,直指“银杏新芽”基金会的命门。

团队内部聊天群里,恐慌和愤怒的情绪开始弥漫。

有人主张立刻声明澄清,有人建议动用关系删帖降热搜。

整个团队像一只被激怒的蜂巢,嗡嗡作响,却乱了阵脚。

“全员禁言,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声。”苏霓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冰冷的刻刀,瞬间切断了所有的嘈杂。

她的眼神平静得可怕,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许文澜,我要原始录音,完整版,现在。”

命令清晰、果决,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这股临危不乱的气场,迅稳住了军心。

许文澜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十指几乎化作了残影,不到三十秒,一段加密音频文件便传到了苏霓的电脑上。

与此同时,陆承安已经将所有热门评论和官媒文章的关键句提取出来,在白板上飞构建起一张逻辑攻击图。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核心火力点不在于记忆本身的真伪,而是‘利用未成年人’、‘介入敏感议题’这两点。他们要把我们塑造成为了达成目的,不惜把孩子推到台前的野心家。所以,任何关于拆迁纠纷的辩解都是徒劳,甚至会坐实我们的‘动机’。”

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锋锐的冷光,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既然他们想把水搅浑,那我们就把池子挖得更大,让所有人都来看。”

他转向苏霓,语极快地抛出整套反击方案:“第一,不辩解,不删帖,让他们尽情表演。第二,我立刻联系妇联和团委,联合起‘守护青少年真实表达权’线上联署倡议,将议题从‘控诉政府’扭转为‘倾听孩子’。第三,公开承诺,基金会所有采集内容,未经监护人书面授权,绝不以任何形式公开布。第四,我亲自带法务团队去一趟当事人家里,提供免费、全程的法律援助。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不是在利用孩子的眼泪,而是在为他们的权益撑腰!”

这套组合拳,招招不离“孩子”二字,却又巧妙地避开了对方预设的战场,直接另起炉灶,反客为主,瞬间将基金会从被告席拉到了守护者的位置上。

苏霓眼中的赞许一闪而过,她只说了两个字:“执行。”

命令一下,高效的战争机器瞬间满负荷运转。

许文澜那边,早已进入了废寝忘食的“代码时间”。

一夜之间,一个名为“公众误解应对包”的小程序原型赫然上线。

它的核心功能简单粗暴:内置ai语音比对系统,用户上传一段被质疑的音频,系统能在一分钟内从原始素材库中匹配到完整上下文,并一键生成“断章取义vs完整语境”的对比播放条。

这简直是为所有标题党和恶意剪辑者量身定做的“斩”工具。

但许文澜觉得这还不够。

她戴上耳机,将那段长达四十分钟的原始录音听了十几遍,最终,她将其中一句最微弱、也最锥心的话单独提取了出来。

那是男孩在讲述的间隙,带着哭腔的一句喃喃自语:“老师……我爸爸说……他不是真的想死……他只是想让大家……听见他说的话……”

没有激烈的控诉,没有尖锐的指责,只有孩子最朴素的恐惧和无助的转述。

许文澜用这句原声配上简单的黑白字幕,制作成一个仅有三十秒的公益短片。

视频的结尾,是一行字:“我们听见了吗?”

没有经过任何内部审批,她动用权限,将这个短片通过算法,精准投放到了抖音、b站等所有与此次事件相关的流量池中,像一颗深水炸弹,无声地沉入舆论的海洋。

另一边,赵小芸已连夜赶到事地的那所中学。

她没有像媒体预料的那样,冲进教室找那个男孩,也没有在校门口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

她直接找到了校长,提出了一个让对方大感意外的请求:让她在课间操时间,和全校学生玩一个游戏。

刺耳的上课铃声变成了集合的哨音。

操场上,上千名学生带着好奇和一丝紧张看着这个陌生的访客。

赵小芸没有长篇大论,只拿着一个扩音器,笑着说:“我们来玩一个‘一句话接龙’的游戏,好不好?我起个头,你们往下接。第一个题目是:我最害怕的事情是______。”

起初,气氛有些拘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