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选项后面,都跟着一个简洁的二维码。
只要用手机一扫,就会响起一段用最平和亲切的语气录制的语音导读,逐字逐句解释选项的含义。
文档的末尾,她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只留下了一行小字:“本模板供公益项目无偿使用,旨在让每一个声音都能被听见。”
做完这一切,天已微亮。
苏霓将文件打包,直接给了林晚。
她知道,林晚有能力让这份微弱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势。
林晚几乎是秒回。
她只回了两个字:“收到。”但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力量,却足以撬动山峦。
林晚的团队像一台精密高效的机器,瞬间全运转。
技术人员立刻对模板进行优化,而语言专家则在林晚的调度下,开始了紧张的方言适配工作。
短短两天内,粤语、川渝话、闽南语、客家话、上海话、东北话、藏语、维吾尔语八个版本的语音导读和文本全部制作完成。
但林晚觉得还不够。
她想到了一个被社会长久忽略的群体。
她特意联系了一家特殊教育学校,将模板文件用盲文打印出来,并邀请了几位视障学生进行试读。
在一个安静的阅览室里,一个盲人女孩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凸起的盲文上缓缓抚摸着。
当她摸索到签名栏,旁边的工作人员轻声告诉她,这里可以使用她的私人印章,或者由监护人见证后按手印时,女孩的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她抬起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那份喜悦却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我也可以签自己的名字了。用我自己的方式。”
那一刻,见惯了大场面的林晚,眼眶瞬间湿润。
她知道,她们做对了。
她回到办公室,将最终的文件包重新命名,不再是那个朴素的《简易授权模板》,而是——《听得见的权利·平权版》。
然而,现实的反噬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就在《平权版》模板开始在各个公益圈流传时,某地教育局突然以“授权程序不规范,存在法律风险”为由,紧急叫停了一项正在进行的乡村口述史记录项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那些刚刚看到希望的志愿者和学生们,再次被泼了一盆冷水。
赵小芸得到消息后,怒火中烧。
她没有在媒体上声,而是直接订了最早一班的机票,赶赴当地。
在那个被叫停项目的村委会里,一场小型的听证会正在召开。
教育局的代表面无表情地复述着条文规定,强调书面签字的唯一合法性。
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窒息。
就在这时,一位头全白的老阿婆在孙女的搀扶下,颤巍巍地举起了手。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阿婆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位干部,我不认字,这辈子都没拿过笔。但是我记得我跟孩子们说过啥。你们录音的时候,我孙女就在旁边一句一句听着,她是我亲孙女,算不算我的人?她替我听着,替我记着,这算不算见证人?”
现场一片死寂。
教育局代表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