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林晚站在新建成的社区文化中心展厅里,神情复杂。
她作为特约文化顾问受邀前来参观,却在展厅中央,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东西——一口贴着“流动记忆箱·第oo号”标签的旧木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管理员在一旁热情地介绍:“这是我们社区最新的文化项目,鼓励居民将承载个人记忆的老物件捐赠出来,附上背后的故事,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流动展览。您看,这三个月来,我们共收到物品件,有磁带、日记本、粮票,甚至还有一枚军功章。”
林晚没有听他说话,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管理员递过来的捐赠登记簿上。
翻开第三页,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许文澜。
捐赠物品:录音笔一支。
寄语栏里写着:“它记录过一个时代的开始,现在,让它听听更多人的故事。”
那支录音笔,林晚认得。
那是她们团队解散前,许文澜用的那一支。
她轻轻抚过冰凉的箱子漆面,仿佛能感受到里面沉睡着的、来自无数陌生人的体温与心跳。
她压下喉头的哽咽,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原来,你们也都回来了。”
夜色渐浓,苏霓与陆承安吃过晚饭,沿着安静的街道散步。
路过一所中学时,围墙内传来晚自习教室的朗读声,一个稚嫩却坚定的声音透过窗户传了出来:“……我们不必等待炬火,若没有,我们便是唯一的光。记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主播。”
苏霓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她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就在这时,她放在包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她疑惑地拿出,屏幕上是一封来自加密邮箱的特殊提醒,是她三年前设置的一个监控程序来的。
提醒内容只有一行字:序列号为snob的设备,于今日:,在千里之外的g市市立图书馆公共设备日志中,出现一次短暂连接记录。
苏霓的呼吸猛地一滞。
那个序列号,是三年前那个雨夜,被她亲手连同一段无法承受的过去,一起沉入江底的u盘。
她以为它会永远被淤泥包裹,在黑暗中腐朽。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头靠在陆承安的肩上,城市的霓虹在他深邃的眼眸里流转。
许久,她才轻声开口,像是在说一个秘密:“你看,连沉默都会游动。”
深夜十一点,万籁俱寂。
林晚终于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准备归档今天从各个渠道汇集而来的公众记忆投稿。
她打开编号为ooo的根文件夹,却意外地现,系统里多出了一个自动创建的子目录。
目录的名称是空白的,一片虚无,仿佛一个凭空出现的黑洞。
但修改时间却清晰地显示着:今晚:。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点开目录,里面只有一个音频文件。
文件名是一串毫无意义的随机字符串。
她戴上耳机,双击播放。
音频的开头是长达十几秒的沙沙作响,像是设备老化的电流声。
紧接着,一个怯生生的、带着童音的声音响了起来:“阿姨……叔叔?我不知道谁会听到。我在旧货市场买了一个录音机,很旧很旧了,但是还能用。我现……里面已经有一个故事了。我想把它还给原来的主人,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找……所以我先把我的声音录下来,如果有人知道,请告诉我。”
声音在这里中断了。
林晚立刻查看文件的属性,在通常为空的“标签”一栏里,静静地躺着两个字:
回家。
窗外,月光如水银般泻下,将庭院里那棵百年银杏的叶影投在墙上,影影绰绰,随风摇曳,仿佛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正在这沉沉的夜色里,轻轻接过那个孩子递来的话筒。
清晨的阳光再次穿透薄雾,城市在新的一天里苏醒。
苏霓习惯性地在床头翻看本地新闻app,指尖划过一桩桩无关紧要的社会琐事。
突然,她的手指顿住了,屏幕上一条被淹没在信息流底部的社会短讯,标题平平无奇,配图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入了她的瞳孔。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