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候选人,角逐着项目未来的最高监督权。
其中一位背景显赫的文化学者,提出了“精选精华录音,打造人类记忆的精品殿堂”的理念,言辞华丽,构想宏大。
然而,他遭到了其余四位候选人的一致反对。
最终胜出的,是一名在基层殡仪馆工作了二十年的录音员。
他的陈述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笨拙:“我见过了太多来不及说的话。我不追求什么伟大,我只想确保,我们建立的这个地方,能让每一个想说话的人,都不被催促,不被筛选,不被定义为‘没有价值’。”
签约仪式上,陆承安亲手将那只沉甸甸的、装着最高权限密钥备份的金属箱,交到录音员的手中。
他的动作沉稳有力,曾经困扰他许久的、关于父亲那段空白记忆的执念,似乎在这一刻彻底消散。
他的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释然。
传承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过往,而在于为未来开辟更宽广的河道。
几天后,苏霓受邀参加了“回声教室”的课仪式。
地点,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自闭症儿童班。
孩子们的手中,都拿着一枚彩色的、蛋形的迷你录音器。
他们轮流上前,将自己的声音录入其中。
有的孩子用力拍打着桌子,录下了“砰砰”的巨响;有的孩子出了咯咯的笑声;有的孩子含糊不清地喊了一声“妈妈”。
轮到一个始终沉默着,把自己缩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时,整个教室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
她紧紧攥着那枚蓝色的录音蛋,小小的眉头紧锁着,仿佛在与整个世界对抗。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就在老师准备上前安抚她时,女孩突然伸出手指,用力按下了停止键。
然后,她用细若蚊蚋的声音,对着录音蛋说了一句:“我喜欢……蓝色。”
下一秒,教室里爆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掌声。
苏霓慢慢走到她面前,蹲下身,轻声问:“录得太短了,要不要重新录一遍,说得再清楚一点?”
女孩抬起头,那双一直空洞无神的眼睛里,第一次闪烁起微光。
她摇了摇头,小声却清晰地回答:“已经说出去了。”
那一刻,苏霓忽然彻底明白了。
这个耗费了她半生心血的工程,真正的闭环,不在于数据有多庞大,技术有多先进,意义有多宏伟。
而在于,它是否能创造一个足够安全的空间,让一个最胆怯的灵魂,也敢于说出那第一句、在别人听来或许无足轻重的话。
当晚,数据中心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系统自检维护期。
许文澜站在主控台前,关闭了所有繁杂的监控界面,只保留下一张巨大的实时热力图。
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过十万个微小的红点,如同夏夜的萤火,静静地闪烁着。
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个正在被聆听、被记录的声音。
林晚坐在她的身旁,端着一杯热咖啡。
突然,主控台的角落里,一条自动提示信息无声地跳了出来:
【警告:编号ooore录音笔胶囊,内部传感器检测到轻微物理震动,原因未知。】
林晚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望向窗外。
一场春雨刚刚停歇,洗净了铅华的夜空下,远处校园里隐约传来孩童夜读的琅琅书声。
而在数据中心地下三层、恒温恒湿的最高安保等级保险柜的至深之处,一本封面写着“第一声·原始访谈目录”的陈旧笔记本,正静静地压在一卷从未被数字化过的、边缘已经卷曲的旧式磁带上。
磁带的标签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上面是一行用钢笔写下的、几乎褪色的字迹:
o:她说,话藏在铁盒里就不会丢。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