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87章 m00019的输出(第1页)

第287章 m00019的输出(第1页)

七十二个小时。

主控台上,“ooo”任务栏后的状态指示灯,已经灼热地闪烁了那刺眼的绿色光点,像一颗顽固的钉子,死死钉在“正在输出”四个字上,仿佛要将服务器的底层逻辑都烧穿。

数据中心的空气凝重得如同实体,每一台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声,都像是对许文澜紧绷神经的无情鞭笞。

作为“终言守护计划”的席技术官,她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状况。

这不是宕机,不是报错,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无休止的自我复制。

“强制终止,立刻!”部门主管的吼声还在耳边回荡。

但许文澜没有。

她的指尖悬在红色紧急制动键上方,一厘米的距离,却隔着万丈深渊。

直觉告诉她,这背后藏着比系统崩溃更深层的东西。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那段被标记为ooo的数据流单独剥离出来。

那是周伯老人关于老家榆钱树的最后一段录音,平淡、琐碎,带着浓重的乡音。

然而,在频谱分析仪上,这段温和的音频却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形态——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碾碎,又被精巧地重组,化作亿万个肉眼不可见的声波粒子。

这些粒子,这些被许文澜命名为“声波种子”的东西,正以一种她无法理解的算法,精准地嵌入到每一个新录入用户的音频静默间隙里。

那零点几秒的停顿、呼吸、思考的空白,如今都被这棵“榆钱树”的记忆碎片悄然填充。

它不是覆盖,不是干扰,而是……共生。

如同潜意识深处一声微不可闻的回响。

许文澜调取了所有被“污染”的音频接收者的反馈报告。

一连串的正面评价让她脊背凉。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听着,感觉心里很安稳。”

“好像不是我一个人在说话,有人在旁边陪着我。”

“那段空白的地方,我好像听到了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我小时候的院子。”

一瞬间,许文澜浑身一震,所有的紧张和恐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神圣的顿悟。

这不是故障。这是记忆的自然蔓延,是人心赋予冰冷数据以生命。

她深吸一口气,在加密的工作日志里敲下了一行字:“我们建立的是一个数据库,可人心,把它变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当林晚看到这份报告时,她眼中的光芒比数据中心的所有指示灯加起来还要明亮。

许文澜的技术现,点燃了她身为项目总监的全部灵感。

“我们不能阻止它,我们应该拥抱它。”林晚的声音斩钉截铁,“我要办一个展览,就叫‘沉默对话展’。”

她的提议大胆得近乎疯狂:邀请全城的人,带着那些想说却永远说不出口的话,来专门的录音棚里录制。

而所有录音的背景音,将默认加入ooo的声波片段。

展览日,人潮涌动,上千人排起了长队。

他们之中,有想对亡故亲人道歉的儿子,有无法向暗恋对象表白的少女,有与子女决裂后追悔莫及的父亲。

他们走进隔音间,对着麦克风,将内心最沉重的秘密倾诉而出。

一位母亲带着她患有自闭症的少年儿子前来。

少年始终一言不,只是默默戴上耳机,听着母亲录下的那段哽咽的独白。

录音结束,母亲摘下耳机,准备像往常一样拉起沉默的儿子离开。

就在这时,少年突然抬起头,用一种生涩但清晰的语调,说出了五年来的第一句话:“刚才……那棵树的声音……像我爸修自行车时,哼的调子。”

全场瞬间静默。

工作人员紧急核查,现少年的父亲,确实是一名来自北方的知青后代,老家门前就有一棵百年榆树。

这个小小的奇迹,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涟漪。

展览意外地促成了十几个家庭的破冰与和解。

人们终于明白,那些被嵌入的微弱声波,并非一段简单的录音,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不同人心底相似记忆的万能钥匙。

在项目总结会上,林晚站在台前,目光灼灼:“我们不是在播放录音,我们是在制造一片能让情感共鸣的土壤。周伯的声音,就是第一颗种子。”

展览的闭幕式,苏霓受邀致辞。

她没有带任何讲稿,只是提着一台布满岁月痕迹的老式录音机,缓缓走上台。

全场的灯光聚焦在她身上,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位传奇创始人的最终陈词。

苏霓将录音机放在讲台上,按下播放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