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功狐疑地接过文件,当他看到封面上那一行龙飞凤舞的钢笔字时,瞳孔猛地一缩。
《关于引导民间闲散资金参与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试点方案及风险管控条例》
这这是什么东西?
他预想中的,应该是一份漏洞百出的集资合同,或者是一份文理不通的宣传材料。
可眼前这份东西,光是这个标题,就透着一股他无比熟悉的、严谨到刻板的官方八股文气息。
————没有感情的分割线!
他翻开第一页。
“第一章:总则,为盘活民间资本,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同时严防金融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资金管理。成立由县财政局、建设局及商户代表共同组成的‘希望大街项目专项资金监管委员会’,所有预售款项,必须存入专项账户,专款专用。资金的每一笔支出,必须由三方代表共同签字审批,并与工程进度挂钩”
“第三章:风险控制。参与本方案的商户,将与县政府签订具备法律效力的合约。合约明确规定,若因政府方原因导致项目无法按期交付,政府不仅全额退还本金,还将按照国家银行同期最高存款利率的两倍进行赔偿”
“第四章:民众监督。由第一批参与方案的商户,自选举成立‘商户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有权随时进入工地,监督工程质量与进度,并定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
刘建功一页一页地翻着,越看,心越沉,手心甚至冒出了细汗。
这哪里是“空手套白狼”的骗局?
这分明是一套逻辑缜密、权责清晰、甚至可以说前得可怕的金融管理模型!
从资金监管到风险赔偿,再到民众监督,它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
甚至连他最担心的“政府公信力”问题,方案里都用白纸黑字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做了最强硬的背书。
这已经不是在解释“为什么能这么干”,而是在制定一套“应该怎么干”的规则!
“怎么样,建功同志?”陈克清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笑呵呵地问,“这个方案,你觉得是‘资本主义的歪风’,还是‘有益的探索’啊?”
刘建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地疼,像是被人当众甩了几个耳光。
他想说这不合规矩,可人家这套自己制定的规矩,比他脑子里的条条框框还要严密,还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
“这这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他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但是,这太理想化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怎么办?
几年后,钱不值钱了,你们承诺的租金价格,不是让老百姓吃大亏?
还有,国家的宏观政策是会调整的,万一哪天,国家不允许这种模式了,你们怎么收场?”
他终于找到了新的攻击点,而且是对方绝对无法回避的,宏观层面的问题。
姚和韵和钱三江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这问题,太大了,已经出了一个县长的认知范畴。
陈克清的眼睛也亮了,他紧紧盯着李默。
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
前面的那些,都只是术,而这些,关乎于道!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默没有立刻回答。
他皱起了眉头,在原地踱了两步,甚至弯腰捡起了一块小石子,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划着谁也看不懂的线条。
气氛瞬间凝固了。
姚虞花的心揪紧了,她从没见过李默露出这种神情。
姚和韵和钱三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紧张。
完了,这问题,果然把他难住了。
刘建功的嘴角,终于勾起一丝得意的冷笑。小子,你再能耐,还能逆天不成?
足足过了一分多钟,就在刘建功以为自己已经赢了的时候,李默停下了脚步,抬起了头。
他的眉头依然锁着,但眼神却变得异常清澈和坚定。
“刘主任,陈市长,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非常关键。说实话,我这几天,觉都没睡好,想的就是这些事。”
他一开口,就先承认了问题的严重性,姿态放得极低,反而让刘建功后面的话不好再咄咄逼人。
“关于通货膨胀,我们的合同里,预留了一个‘价格浮动条款’。
我们承诺的八折优惠,是基于未来正式招商时的市场评估价。这个评估价,不会是我们自己定,而是会委托地区物价局,结合当时全区的商业地产平均价格来综合评定。
换句话说,水涨船高,物价涨了,我们未来的租金也涨,老百姓享受的折扣价值,是恒定的。
他永远不会亏。”
“至于政策风险”李默的目光转向陈克清,变得深邃起来,“这确实是最大的风险。
所以,我们的方案里,才把这个模式定义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