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光临宁光县,这里依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旧。
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是灰扑扑的,带着明显的岁月痕迹。
路面坑坑洼洼,汽车驶过,总会扬起一阵不大不小的尘土。
和已经开始展露新颜的清河县比起来,这里仿佛慢了半个节拍,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沉闷而滞涩的气息。
钱三江的办公室,在县政府大楼的三楼。一路上,遇到的干部见到他,都恭恭敬敬地喊一声“钱县长”,但那眼神里,总带着几分疏离和审视。
钱三江能感觉到,自己在这栋楼里,就像一个闯入别人家客厅的客人,始终没有真正融入进去。
“小先生,你先在我办公室休息一下,喝口水先,我这就马上去召集人过来开会。”钱三江给李默泡了杯茶,脸上的神情有些紧绷。
“不用。”李默打量着这间陈设简单的办公室,目光最后落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上,“钱叔,把你们县的工业布局图,还有地质勘探资料拿给我。
另外,把会议室安排在隔壁,我旁听。”
“旁听?”钱三江愣住了。
他本以为李默会坐镇他的办公室,等他回来汇报情况。
“对,旁听。”李默的嘴角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我不上牌桌,他们才敢放心大胆地出牌。
我想看看,这宁光县的牌桌上,到底好有些什么牛鬼蛇神。”
钱三江看着少年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心里猛地一突。
他忽然有种感觉,自己不是带回来一个帮手,而是带回来一头猛虎。
白书恒和冯逸晨那两只狐狸,马上就要跟这头猛虎,正面撞上了。
念及此,他不再多言,立刻吩咐秘书去安排。
半小时后,县政府二楼的小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宁光县的几个副县长,以及计委、建委、财政局等几个关键部门的一把手悉数到场。
钱三江坐在主位,脸色严肃。
他左手边,是满脸和煦笑容的常务副县长白书恒,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微微福,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
他右手边,则是身形消瘦,眼神精明的副县长冯逸晨,他正低着头,慢悠悠地转着手里的钢笔。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诡异的安静。
钱三江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紧急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有一件关乎我们宁光县未来展的大事要宣布。
经过我和市里、以及兄弟县清河县的深入沟通,我们决定,启动‘两县经济一体化’的第二阶段项目——在咱们县,建立现代化的水泥厂!”
“水泥厂”三个字一出口,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白书恒推了推金丝眼镜,脸上的笑容不变,第一个开口响应:“这是大好事啊!我代表个人,坚决拥护钱县长的英明决策!
宁光县穷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缺少一个能带动全局的龙头项目。
水泥厂这个项目,我看行!利国利民!”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仿佛比钱三江还要激动。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不过嘛……这个项目虽然好,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实际困难。
我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钱县长和同志们参考。”
来了!钱三江心里冷哼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书恒同志请讲。”
“第一,是资金问题。”白书恒伸出一根手指,“建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厂,可不是小数目。少说也得几十上百万吧?我们县的财政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每年的结余,连给老师们足工资都紧巴巴的,这笔钱,从哪来?总不能让县里砸锅卖铁吧?到时候,项目没搞成,县里的正常运转都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这话一出,财政局长的头立刻就低了下去,生怕钱三江的目光扫过来。
“第二,是环保问题。”白书恒又伸出第二根手指,“水泥厂,那可是高污染的。烟囱一立,粉尘满天飞。我们宁光县虽然穷,但山清水秀,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本钱。要是为了展经济,把环境给破坏了,那我们可就成了历史的罪人!老百姓那边,恐怕也不好交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