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个信号,要开放了!
暑假,她要去挣钱,她想到那次在市场里无意听到的两人对话,
“我们家隔壁的张三,那就是个二流子,没想到年前跑了一趟武汉,回来卖尼龙袜和蛤蟆镜,现在自行车都骑上了,隔三差五吃肉”
“那王哥咱们也试试?”
“试,被逮到工作就没了,要试你试,别拉上我。”
摆摊!卖袜子、卡,成本不高,东西好携带,她决定暑假去武汉看看。
算着时间,胡文玉到北京第一钢铁厂附近的租下一间民房,房东是个爱干净的老太太,姓孙,子女都分家了,只周末偶尔回来一趟。
胡文玉掏出自己的学生证,语气诚恳地说明只是想暑假短期租住,安静看书,绝不惹事。
孙奶奶仔细查看了学生证,又盘问了几句,才勉强放下心来,点头同意把东边那间小屋租给她。
房间不大,但墙面刷得雪白,收拾得干干净净,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张旧书桌。
“一个月四块钱,水电费另算。”孙奶奶言简意赅,“小姑娘家家的,爱干净点,别把我这屋子弄得乱糟糟的就成。”
“哎!您放心奶奶,我一定收拾得干干净净!”胡文玉爽快答应,当场付了一个月的租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收拾好房间,剪短了头,从孙奶奶的锅底刮了点锅灰装在蛤蜊油的空盒里,胡文玉穿着最破旧的一身衣服,带了身衣服,背着包跟水壶,买了一张去往武汉的车票。
上了火车,她就去厕所,把自己的手脸涂黑了点,说话也哑着点嗓子,身上就背着几张烧饼跟水,钱都收在空间里。
晚上车厢里鼾声四起,她却几乎一夜没敢合眼,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第二天一早,到达武昌站,胡文玉溜达到食堂吃了份热干面,麻酱的浓香和面条的筋道让她疲惫的身体稍微舒缓了一些。
吃饭的时候已经听见隔壁桌两个年轻人提着麻布袋要去汉正街,估计目的一致。
吃完面,她向食堂老板打听清楚了去汉正街的大致方向,便溜达过去。她并不着急购买,而是像个好奇旅客一样,将整个市场逛了一遍。
汉正街果然名不虚传,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位更是密密麻麻。
天南地北的口音汇聚于此:粗犷的东北话、软糯的江浙口音、泼辣的四川话、还有本地急促的汉腔……
各种方言在为价格、质量、运输方式争论不休。拉着板车的、扛着大包的、提着麻袋的商贩们行色匆匆。
她特别注意观察哪些摊位前围的人最多,卖的是什么,并努力捕捉着买卖双方的报价
“袜子最低多少?”
“卡给个最低价”
“这包我全要了能不能便宜点?”
她默默记在心里,对行情有了个初步的底。
逛得差不多了,她才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
到房间洗漱换好衣服,她抓了把糖果向前台服务员打听:
“同志,请问一下,咱们这附近都有哪些食堂啊?哪些工厂啊?哪里”
服务员是个热心肠的大姐,笑眯眯的收下她的糖,一边说:
“附近有两家食堂,味道都不错。要说最好吃,其实是附近机械厂的食堂,有位孔师傅,炒菜真不错。就是非本厂职工买不了。
往前走两条街是国棉三厂,旁边就是纺织机械厂,工人多着呢!怎么,小姑娘有亲戚在厂里?”
“哎,是啊,想来投奔亲戚找个临时工干干。”胡文玉顺着话头撒谎。
喜欢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