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二的寒风裹着碎雪,雁归村的打谷场却挤满了揣着“申请单”的农户——公社刚开了春播筹备会,给五村追加了o亩自留地指标,专门分给“困难户+流民户+套种示范户”,这是公社落实“自留地扩容深化”政策的项举措。赵主任站在土台上,手里举着指标清单:“这o亩地,东河沿岸o亩(近水源,种蔬菜)、西山脚下o亩(耐贫瘠,种杂粮),分配按‘困难程度o+工分o+套种贡献o’,五村监督小组牵头核,公社最后批!”
消息刚落地,东河村的马大叔和西河村的刘婶就起了争议——两人都申请东河沿岸的地块,马大叔家男人卧病(困难程度高),刘婶家去年套种莜麦亩产o斤(套种贡献大),都觉得该优先选。“按‘三维标准’算!”苏老实从监督小组的铁柜里翻出“评分表”,当场核算:“马大叔困难程度得o分(满分),工分o分得分,套种贡献分得分,合计分;刘婶困难程度得o分,工分o分得分,套种贡献o分得o分,合计分——马大叔总分高,优先选东河地块,刘婶选西山脚下的地,公社额外补斤莜麦种,算‘套种奖励’!”刘婶看着评分表,笑着点头:“这算法公道,西山的地种荞麦正好,补的种子够俺多播半分地!”农户们围着评分表看,有人说:“以前分地靠争,现在靠算,心里亮堂!”
刚定完地块分配,赵主任就把五村的核心成员叫到公社——全公社要制定《自留地管理与监督细则》,让五村牵头,把“三维分配法”“双人称重登记”“账册备份制度”这些经验写进去。晚秋带着老周、苏老实熬了三个通宵,把细则初稿写出来:“第一章自留地审批(天内答复、困难户优先);第二章物资管理(良种、化肥按‘地亩+工分’分,双人监督);第三章监督流程(每月日公开账册、意见箱每周开箱);第四章纠纷调解(先查政策、再核证据、集体评议)”。初稿送到公社,十二个村的干部开会讨论,没人提异议——东河村的干部说:“五村的‘账册备份’能防贪腐,俺们村要学;西河村的干部说:‘三维分配法’能服众,比俺们以前‘拍脑袋’分地强!”最终细则印成小册子,往全公社,封面上印着“五村牵头制定”,苏老实摸着册子,笑着说:“o年俺们藏账本防贪腐,现在俺们写细则管全社,这变化,做梦都不敢想!”
一月初五的清晨,陆承泽的第三封信从北京寄到了——这次信里夹着两页“春播新农技”:一页是“莜麦+豌豆套种法”(豌豆能固氮,给莜麦补肥,亩产可提o),画着行距(莜麦一尺、豌豆五寸)、播期(莜麦早播天)的示意图;另一页是“自留地杂粮轮作表”,标着“今年种荞麦、明年种豌豆、后年种莜麦”,能防土壤板结。信末还写着:“北京农机所新到了批‘小型点播器’,适合自留地细作,俺已帮公社申请o台,下个月能到!”晚秋赶紧把农技资料贴在技术流动站的墙上,组织农户们学习——老周带着流民组按示意图画“套种地块草图”,苏老实教大家算“轮作周期”,张婶则问:“豌豆种在哪能买到?”晚秋笑着说:“公社说,按细则,套种良种优先给五村,下周就能领!”
更让五村人骄傲的是晚秋去公社做技术培训。一月初十,全公社十二个村的农技骨干都来公社,晚秋站在讲台前,手里举着五村的“套种台账”:“去年俺们在亩地试种莜麦+谷子,亩产莜麦o斤、谷子o斤,比单种谷子多收o斤——关键在‘行距把控’和‘苗期控旺’,莜麦长到一尺高,掐掉顶芽,别让它跟谷子抢肥!”她还带了“苗情监测表”,给大家看“叶色深绿=正常、叶黄=缺肥、叶卷=缺水”的判断标准,台下的干部们边听边记,有的还掏出尺子,按示意图量行距。培训结束,有村的干部拉着晚秋的手说:“俺们村明年也按这法子种,你可得去俺们村指导!”晚秋笑着应:“五村的技术,全社共享,俺们随时去!”
农户们的土地规划,成了腊月里最暖的风景。马大叔在东河沿岸的新地里丈量,计划种半分白菜、半分萝卜,“离水源近,浇水方便,明年冬天腌菜够吃!”刘婶在西山脚下的地里翻土,准备种一亩荞麦,“补的斤莜麦种,套种在荞麦旁,收了荞麦收莜麦,两不耽误!”老周带着流民组帮困难户修新地的埂,苏老实则在埂上埋青砖界标,“按细则,界标埋深一尺,上面刻户主名,免得以后争地!”晚秋拿着陆承泽寄来的“点播器示意图”,跟小吴爹商量:“等点播器到了,俺们先在新地试,好用了再教别的村!”
腊月三十的傍晚,五村的农户们聚在技术流动站,围着火盆吃荞麦糕。墙上贴着《全公社监督细则》《春播新农技示意图》《土地分配清单》,火盆里的炭烧得通红,映着每个人的笑脸。张婶端着一碗糕,递给晚秋:“今年的糕比去年甜,新地能种粮,明年的糕更甜!”苏老实摸着墙上的细则,说:“俺们以前逃荒,现在能管全社的事,这日子,稳了!”老周望着窗外的雪,说:“等开春,点播期到了,莜麦、豌豆一起种,今年的收成,准比去年好!”
雪地里,新分配的自留地埂上,青砖界标透着白;流动站的墙上,陆承泽的信被风吹得轻轻晃;火盆旁,农户们的笑声飘向田垄———今年的春天还没到,五村的土地里已藏满了希望:是新增自留地带来的粮,是全社细则带来的规,是农技书信带来的技,是协作传承带来的暖。他们知道,今年的春播,不仅是五村的丰收,更是全公社的丰收;今年的规矩,不仅是五村的规范,更是全公社的规范。而这一切,都从自留地的那一寸土、监督的那一笔账、协作的那一双手里,慢慢长出来,长成了民生的踏实,长成了时代的希望。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dududu饥荒年代种田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