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红楼林姐护黛玉,开局三气贾老太 > 第166章 见贾母(第1页)

第166章 见贾母(第1页)

王熙凤闻言,连忙将大姐的生辰八字一五一十报给刘姥姥,又细细说起孩子的情况。

“她平日里倒不挑嘴,就是脾胃弱,吃多了容易积食。作息也规矩,可这阵子总睡不安稳,夜里时不时哭闹,有时还低热,太医说是什么‘虚火内扰’,开了些安神的药,吃了也不见效。”

刘姥姥一边听,一边皱着眉细细琢磨,手指无意识地掐算着,半晌才舒展开眉头,对着王熙凤道:“奶奶别担心,依我看,姐这不是什么大病,许是冲撞了什么,又或是屋里的气息太盛,压得孩子受不住。”

王熙凤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那可有法子化解?”

“有倒是有,”刘姥姥笑着点头,“乡下的法子虽土,却管用。您找块红布,缝个小布袋,里面装些五谷杂粮,再放一枚用了多年的旧铜钱,让姑娘贴身带着,能压惊安神。”

“另外,平日里多带姐去院子里晒晒太阳,别总闷在屋里,乡下的孩子野惯了,多沾沾地气才结实。还有,夜里睡觉时,在姐枕头底下放一小把晒干的艾叶草,能睡得安稳些。”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别总给姐吃那些精细的糕点补品,不如偶尔给她吃点粗粮,养养脾胃。孩子小,身子娇嫩,太补反而容易积滞。”

王熙凤听得连连点头,连忙让身边的平儿记下来,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多谢姥姥!这些法子我这就去安排,若是真能管用,您就是大姐的救命恩人!”

刘姥姥连忙摆手:“奶奶客气了,不过是些乡下的土办法,能帮上忙就好。”

说着,又拉过一旁的板儿,“这孩子也是,前些日子也闹过几天毛病,就是用这法子调理好的。”

板儿被提到,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手攥着衣角,眼神却好奇地看向屋内精致的摆设。

王熙凤看着板儿老实的模样,又想起方才听闻贾琮要留他做伴读的事,笑着道:“姥姥好福气,板儿看着就机灵,往后跟着琮哥儿读书,将来定有出息。”

刘姥姥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谢,心里对贾家的感激又深了几分。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王熙凤留刘姥姥和板儿用了午饭,还备了些布匹和银钱,让他们带回乡下,刘姥姥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再三道谢。

刘姥姥开始分拣瓜果,分完正打算跟着平儿去偏院歇歇脚便离开,王熙凤却忽然按住她的手:“姥姥且慢走,按规矩得先去回禀太太,我陪您过去。”

二人刚走到穿堂,就见荣庆堂的丫鬟鸳鸯急匆匆迎出来,对着王熙凤道:“二奶奶可算来了,老太太今儿心里烦闷,见了府里人就烦,正念叨想找个外人唠唠新鲜事,刚听说刘姥姥来了,立马让请过去呢。”

刘姥姥一听这话,脸都白了,连连往后缩:“二奶奶,这可使不得!老身一个乡下粗婆子,哪敢去见老太太?要是失了规矩,可不是闹着玩的!”她这辈子见的最大的官就是村头的里正,哪见过国公府的老封君。

王熙凤忙笑着拉住她,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道:“姥姥别怕,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还夸乡下老人实在呢。有我陪着您,保准没人敢挑错,只管放宽心便是。”

说罢不由分说,半扶半搀地带着刘姥姥和板儿往荣庆堂去。刘姥姥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跟上,心里七上八下的。

刚掀开门帘,荣庆堂里的气派就唬得刘姥姥差点迈不动步。

上的楠木宝座上高坐着一位老贵妇,满头银梳得一丝不苟,身着织金锦缎袄,领口滚着一圈珍珠,周身围着七八个伶俐丫鬟,正小心地捶背奉茶,正是贾母。

下坐着两位姑娘,左边一位穿大红撒花绫裙,眉峰微挑,一派爽朗之气。

右边那位着半旧藕荷色绫袄,脖子上带了一沉甸甸的金锁,面如银盆,眉眼温顺娴静,

刘姥姥暗自打量:这两位姑娘虽生得周正,却终究少了些灵气,比起听竹轩蒹葭姑娘的飒爽、黛玉姑娘的清雅,可差远了。

她的目光扫到旁边,见一个穿大红箭袖的少年,面若傅粉,眉眼带着几分娇柔,一时竟没分清男女,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位少爷,赶紧收回目光不敢再看。

(宝玉本来昨天半夜被吓了一下,便被贾母接到荣庆堂与她住在一起。)

“给老寿星请安!”刘姥姥连忙拉着板儿“扑通”跪倒在地,声音带着颤音。板儿也跟着学样跪下,小腰弓得像虾米,头埋得死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