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兹莫格尼
清晨时分,詹星推开房间的窗户,云关古城清新凛冽的空气从梨花木窗框外涌入,冲进他的鼻腔中。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好熟悉的味道。
他在这几年的时光里,时常想念。
他房间的窗户外面,对着一颗蓝花楹树。蓝花楹是开在初夏时节的花,现在是盛夏,花已尽然凋落,只剩下些枯枝,连叶子都没有。
但詹星觉得这棵树这样很美,纤细凌乱的树枝向着天空肆意生长,像一颗心脏,上面布满纵横的血管。想找个空闲时间将它画下来。
他走到洗手台,面无表情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下意识地伸手拈了拈耳後的发尾。浓郁的黑色,衬得他的面容有些苍白。
银色的戒指项链盘旋在他的手心。该放在哪里好呢,包里?口袋里?怎麽想都觉得不安全,最後还是决定戴回脖子上。他将项链从衣领处收进去,贴着自己胸口的皮肤。
这次的考察团队成员中,有四位带队的老师,还有十多个学生。一行人住在云关古城旁的一家中大型酒店里。这是一家近几年新开业的酒店,至少詹星以前从没见过它。
“詹老师,早上好。”走廊上路过的学生扬着朝气蓬勃的脸,向他打着招呼。
“早。”
他们在酒店的餐厅里吃早餐,几位老师坐在一桌。
詹星安静地吃着自己碗里的米线,是他在云南最常吃也最喜欢的食物。他忽然想起昆明那家过桥米线,他觉得那家最好吃,一直很怀念那个味道。
杨思卉坐在他的旁边,瞄了他两眼後,低声说:“詹老师,你这两天的脸色都很憔悴啊,你可能是水土不服,要去附近的社区医院看看吗?”
“不用了,只是最近没睡好。”詹星说。
詹星心想,自己怎麽可能在这里水土不服,他曾经来过那麽多次云关,住了好几个月的。
坐在詹星对面的秦老师,也是这次研究团队的教学组长,她说:“我们一会吃完早饭後,就去村寨里拜访毕摩。还有啊,学生们今天去做田野调查,出发前杨老师再和他们强调一下安全纪律哈,记得提醒要尊重当地居民和民俗习惯,每隔四个小时就在群里点名。”
杨思卉说:“好的秦老师。对了,一会是由文化所的工作人员带我们进村寨吗?”
秦老师推了下鼻梁上的金丝框眼镜,“对呀,文化所还帮我们找了一位当地的居民,他们会带着我们一起去拜访毕摩。”
杨思卉点点头,“那太好了,这样就安心多了。”
他们团队在出发来云关之前,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联系当地的文化所,文化所的工作人员会再去帮他们和毕摩沟通,取得前往拜访的同意。
他们小组再次梳理了任务分工,紧接着安排好学生後,就从酒店出发了。
四个人坐着一辆车,车辆驶出了古城,到达小山坡的山脚下。这段路詹星很熟悉,这是去肉肉小院的路。
詹星看着那条岔路口,往那边继续开到山腰就能到民宿了。但他们的车没有停下,径直开了过去。
再行驶一段不远的距离,车便停了下来,看来这里离民宿也不是很远,只是在山坡的另一头。
下车後,他们沿着小路走进去,走到村口。这个村寨的居民房都是传统的土掌房,木梁瓦顶,鹅卵石和黄土墙。每家每户的距离隔得很近,紧紧挨着彼此,远远看上去户户相接,层层叠叠。
原来山坡的另一边还有这麽一个隐秘的小村落。
村口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了,是文化所的工作人员和一位他找过来帮忙的当地居民。他们相互寒嘘介绍着自己,秦老师担任着团队沟通的主导人,向他们两人介绍几位老师。
詹星看着走到自己面前的人,对方笑得和煦,向他打招呼,“詹老师,又见面了。”
詹星盯着他的脸,沉默半晌後,说:“林老板。”
几位老师和那位工作人员都好奇地看着他们,杨思卉问道:“咦,你们之前是认识的呀?”
“认识。”詹星说。
要是说不认识,也太欲盖弥彰了点。
秦老师也觉得新鲜,笑着问:“詹老师和林老板原来是朋友吗?好巧啊。”
詹星略微思忖,答道:“校友。”
他们一行人沿着小路,往村寨深处走进去。林东晴走在前面带路,语气自然地跟文化所的工作人员,以及几位老师聊天,詹星则走在队伍的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