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她说的也没错,编程她只到入门的槛,平时太忙了,压根挤不出时间来去继续深造。
对面的李行舟正好吃完放下筷子,他慢条斯理的抽了张纸擦拭嘴巴,目光也漫不经心地往黄时雨那看,度把握的恰到好处,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
“看你也不大,学这麽多,向之南那小子要是有你一点点好学就行,那小子玩心重,让他弄个项目都能跑到这来。”说到这,向晚轻笑了一下,看着黄时雨的眸光也是淡淡的笑意,这时候的笑给黄时雨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是真实的笑。
黄时雨想:向晚和向之南之间的姐弟关系一定很好,不像她跟她父母生的弟弟妹妹一样,不太生疏但也不亲,距离感非常强。
“你多大啦?”向晚又问。
这感觉让黄时雨有种接下来,她的下一句话就是该找对象了,可能是前年去她妈那过年被催过留下的阴影过深,都让她有一定程度上的条件反应。
“二十……”黄时雨顿了下,没把五给说出口,刚想起前些天才过完生日,顿时又改了口:“二十六。”
“二十六,好啊。”向晚说,“这个年纪是最好的年纪。”
向晚没错过黄时雨因她这话眨的两下眼,她喝了口水,继续刚才的话题。
“你听我给你说,在这个社会上三十岁的人已经没冲劲了,二十岁的人呢,涉事又未深,难免过于莽撞,二十五岁呢,又属于小树刚生出嫩芽的时期,转变还未彻底,二十六岁就不一样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最适合创业,搞事业的年纪。”
听完向晚这一段话,黄时雨最大的感慨就是不管三十也好,还是二十丶二十五也好,她都很喜欢。
她觉得每一个年龄层都有它的独特魅力,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就如忒修斯之船一样,不断更换船板丶桅杆并朝着目标不断校正航线,即使路上因为先前替换掉的船板不太适应,但这段旅途一定是一段经得起打量和考究的航线。
旁边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李行舟,很欠扁的点评道:“哦,你是在说你自己已经没冲劲了?”
“我还没问你呢,这不是向之南的房子吗,你怎麽在这?”向晚想问这个很久了,刚刚做完菜给忘了,这时候刚好想起来。
她又说:“那臭小子呢,是不是有人给他通风报信,才让你来这堵我,自个给跑了?”
向晚只能往这处想。
黄时雨也挺好奇这事,毕竟她就算不想过多接触李行舟的消息,但都是做相同领域的项目,掌握对手的信息,是必要品。
她没有好奇过李行舟的生活,但也知道他住在静安区,具体哪栋房子就不得而知了,她也没那麽变态去窥视人家的生活。
黄时雨双手捧着温水喝,眸光也跟着向晚一道看着李行舟。
李行舟擡眸,看了她一眼,这个话题让他有些走神,心里的答案见缝插针的挤满他的大脑,又因黄时雨盯着他的目光,最终心里的答案完整占据他的大脑。
“啊,你要跟我换房子?”向之南眸中充满惊讶,看着李行舟不可思议的问。
他见李行舟没说话,又说:“你没事吧,我那栋房子跟你这栋别墅可没法比哦,虽然吧,这个设计师在海外很有名,是我大老远花重金请来的,但跟你这栋别墅的价值也没法比啊,你要是喜欢那个设计师的设计风格我介绍给你。”
李行舟现在居住的这套别墅,是名人故居,市面上价值很高,李行舟并没有把这套别墅打造重塑,而是保留上海老洋房独有的清水红砖建筑,与旁边街道英伦风建筑的别墅形成一种很强的割裂感,彷若将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
“太慢,我看你那套就挺好,我很喜欢。”李行舟眼神淡淡的看着某一处,无视向之南话语的震惊劲。
向之南想了想,还是继续劝:“但我那房子在松江区啊,离你上班的地可不近,你要想清楚。”
李行舟把眸光钉在向之南身上,一字一句道:“你就说行不行,其它不用你考虑。”
“一个答案想那麽久,有那麽让你难以啓齿吗?”向晚看他盯着碗看半天,明显是走神了,提醒道。
“你别在让向之南身边的助理给你通风报信,那孩子都快被你折t磨哭了,而且背叛上司在商业场上可是大忌。”
李行舟都说这话了,向晚也知道从他这是真的打探不出向之南的消息,不过她还是得逮到这臭小子,前些日子她收到向之南在街上光着上半身的照片,花了大价钱才买断这张照片,害得她损失不该花的钱,这笔账至今还是空账状态,等到年底结算的时候,还得往各个项目上分摊,还好只是五百万,再多一点那些股东该心生不满了。
现阶段也找不到向之南,向晚索性开始低头剥那盘没怎麽被动过虾,剥完给黄时雨递去一盘,黄时雨刚想接,就被李行舟半路截去。
“你怎麽抢我给美女剥的虾,你想吃我可以给你剥。”向晚蹙着眉,也不是生气,而是带着斥责,大概意思就是人家是客人,你怎麽能这麽不懂事!
“她海鲜过敏。”李行舟回答的理所当然。
这话一落下,不止向晚一人征住,黄时雨也是,她看了对方一眼,那眼神带着很难解的情绪。
而向晚只是默默看了俩人一眼,难得没说话。
“我现在能吃海鲜,已经不会过敏了,跟过去不一样了。”黄时雨动动嘴,轻声补了句。
“哦,那真不巧,我现在海鲜过敏。”李行舟这人不按套路出牌惯了,看了她一眼,一字一句道。
这天根本没法继续聊下去,接下来基本是向晚在活跃气氛,她问什麽,黄时雨就答什麽,气氛焦灼又拘谨,但是撇开最後这点小插曲,黄时雨还是很满意的,她是真没想到李行舟会突然冒出这句话。
明明之前大家都默契保持着这道分水岭,不越线。
她回到自己那套房子後,开始整理从出租屋带来的行李。
然後摸出一个她很久没用过的文具盒,她看着这个老到掉牙款式的文具盒,从密集片段中找到线索,这是她那时候参加作文比赛,二等奖的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