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永春笑着摆摆手:
“四位先生谨慎行事,乃是正理,何错之有?
只是晚辈初来乍到,不知徐山长近日何时有暇,又该如何投递名帖才不算失礼。
四位先生久在太学,想必对此甚是清楚,故而才想请四位先生行个方便,指点一二,或能代为通传一声。”
这招林冲下书的办法,实际上算是一招绝户计。
你说我没有身份你们不能帮忙引荐,现在我有了,你们就没法拒绝了吧。
而四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目光最后都落在了杨旭身上。
杨旭与山长身边的掌书记较为熟稔,消息也更灵通些。
杨旭沉吟片刻,道:
“山长近几日似乎都在院内处理公务,并未外出。
既然张东家持有白山长的亲笔荐书,按礼制,可先备好名帖与荐书,送至山长公廨的掌书记处登记候见。
通常一两日内,山长得空便会安排接见。”
张永春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立刻起身,对着四人郑重一揖:
“如此,便有劳四位先生费心,代为通传或指引门路了!
晚辈感激不尽!”
说罢,他不再犹豫,对何诗菱点了点头。
何诗菱立刻从内室捧出几个崭新的锦缎书匣,恭敬地放在四人面前的茶几上。
张永春道:
“此乃《三国演义》第五回至第十五回的内容。
不瞒四位先生,此书乃晚辈闲暇时试作,尚未完稿,目前也只写就到此。
文笔粗疏,内容也多有不稽之处,权当消遣,还请四位先生闲暇时斧正一二,多多指教。”
好东西别一次性丢出来,正好整个连载卡卡人的口味。
而四人看着那精美的书匣,听着张永春竟说此书是他“试作”,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好家伙,此人不仅能弄出“斗三国”这等奇巧搏戏,竟还能写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演义”小说?
他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得?
若是用在正地方,那岂不是宰辅之才么!
但此刻,拿到后续章节的迫切心情压倒了一切。
四人也顾不上深究,纷纷起身道谢,小心翼翼地接过书匣,如同捧着稀世珍宝一般。
“张东家太谦逊了!”
“我等定当细细拜读!”
“引荐之事,包在我等身上!”
寒暄几句后,四人便迫不及待地告辞离去,心思早已飞到了那新的十章内容之上。
而张永春亲自将四人送至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计划,正在一步步顺利推进。
这三国演义,只是他的敲门砖而已。
他要的,是更大的东西!
我要在这汴京城内,织一张扑天的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