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这种东西,在汉代以前,其实都被视为不详,乃是玉中的下品。
毕竟这玩意是黑的,古人配玉都讲究配白的,主打一个君子无暇。
但是自从五正色的说法逐渐深入民间开始,墨玉的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
慢慢的,色泽纯正的墨玉也开始被搬上大雅之堂,跟朱砂雄黄羊脂青金成为五色正石。
而此时的海丰钱庄内,李东涯面色沉静地看着小厮小心翼翼放在红木桌案上的那只净瓶。
这瓶身黝黑不说,还隐隐透着一股深邃的光泽。
而且触手冰凉细腻,造型古朴简约,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
“这……当真是存了二百两黄金,他们就给了这个东西?”
李东涯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瓶身,再次确认道。
二百两黄金,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换回这么个物件,让他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光这个瓶子,如果是墨玉所制,那么他可能都得值个数百贯了。
一旁的小厮连忙躬身,语气肯定的跟看见了自己衣柜里钻出来了王叔叔一样:
“回爷的话,千真万确!
小的亲眼看着他们从后面库房搬出来的,那伙计还说,这是专门为您这样的大客户备下的‘一点心意’。
因此小的不敢耽搁,赶紧就给您送回来了。”
李东涯眉头微蹙,沉吟片刻。
他见过的宝贝虽然多,但是难免有走眼的时候。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
思考了一下,他吩咐道:“去,把东阁的匡师傅请来。”
小厮应声而去,不多时,便领着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眼神锐利的老者走了进来。
钱庄在古代除了要给汇兑金银之外,还承担了一部分珠宝行的职责。
也要负责勘探送金银前来之人的金银成色。
而这位老者便是海丰钱庄重金聘请的鉴宝师傅,眼光毒辣,经验老道。
一看就是在后世能开个直播大喊宝友就有大佬库库打钱的的那种。
“东家,您找我?”
匡师傅进来,礼貌地拱手道。
李东涯指了指桌上的墨色净瓶:
“匡师傅,误您休业,给掌掌眼。
您给瞧瞧,这东西,到底是何材质?
我以为此物是墨玉所制,却不知道价格几何,还请您给估价则个。”
匡师傅道了声“好说”,便走上前去。
他并未立刻拿起净瓶,而是先围着桌子缓缓踱了半步,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着瓶身的色泽与光晕。
然后,他才伸出干枯但稳定的吊线都不哆嗦的一双手,将净瓶轻轻捧起。
对着窗户外的光仔细端详,又手指细细摩挲着瓶身的每一寸曲线,甚至凑近轻轻嗅了一下。
片刻之后,匡师傅缓缓将净瓶放回桌面,摇了摇头,语气笃定:
“东家,此言差矣。以老朽看来,此物绝非墨玉。”
“不是墨玉?”
李东涯微微一惊,在他看来,这和他接触过的墨玉似乎没啥区别……
“可这触手冰凉温润,色泽黝黑透亮……”
匡师傅打断他的抢白,解释道:
“东家,墨玉触手确是冰凉,但其质感更显沉凝石性,绝无这般滑不留手、腻如凝脂之感。
您再细看这光泽,虽黑却透,内中毫无石纹杂质,反而隐隐有一种熔炼流转之意。
此物,分明是琉璃所制!
而且是烧制得极为纯净、掺了特殊矿料的上等黑琉璃!”
“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