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01章 钥匙会发芽(第1页)

第201章 钥匙会发芽(第1页)

纪念馆彻底沉入寂静,唯有许文澜办公室的灯光,如同一枚顽固的图钉,将这片黑暗牢牢钉在原地。

她指尖在键盘上疾走如飞,调出了闭馆前最后一小时的全部监控录像。

画面中,那辆黑色的奥迪al缓缓驶离,没有丝毫异常。

许文澜没有放过,她将视频倒回,逐帧播放。

就在车辆启动前的一刹那,一个身影从副驾驶的位置上下来。

动作迅捷,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那人没有走向纪念馆,而是绕到了车头另一侧,径直走向那棵枝叶扶疏的银杏树。

他弯下腰,身形被树影完全吞没,像是在地上寻找着什么。

几秒后,他直起身,手心似乎握着一件极小的东西,迅返回车内。

车辆随即绝尘而去。

许文澜瞳孔骤然一缩。

她猛地将画面拉到最大,分辨率的极限让男人的脸部模糊不清,但他的动作却被清晰地捕捉下来。

他捡起的,是一片枯黄的银杏叶——正是那片恰到好处地遮盖住“已注销”标签的叶子!

这不是巧合,是巡查!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攀升。

她立刻拨通了物证中心的电话,声音冷静得可怕:“紧急任务。银杏展柜外表面,需要做一次全面的残留物痕迹提取和分析,最高优先级。”

三日后,一份加密报告出现在许文澜的电脑上。

结果令人震惊:在展柜玻璃的微观划痕中,检测到了叶脉组织,而叶脉上,附着着一种极其微量的磷光性化合物。

经过数据库比对,其化学成分与八十年代档案馆用于绝密文件防伪的油墨,吻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林晚看着报告,一字一句地敲下结论:“这不是一次性的销毁行动。‘东仓’系统不仅没有被彻底废弃,反而至今仍有人在定期巡查每一个关键节点,确保它们‘死’得足够安详。”

这个结论,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团队核心成员之间炸开。

苏霓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如铁。

她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每一声都像战鼓的预备号角。

“被动等待等于坐以待毙。”她的声音斩钉截铁,“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把水搅浑,看看到底谁会浮上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迅成型:兵分两路,虚实结合。

苏霓亲自挂帅,以名下基金会的名义,向市文旅局递交了一份名为《城市湮没历史与集体记忆遗产普查》的专项经费申请。

项目计划书里,用最严谨的学术措辞,光明正大地列出了一条调研目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市应急档案中转站的旧址现状进行勘探与评估”。

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堂而皇之地投下了一块巨石,就是要看涟漪会扩散到何方,会惊动哪些深藏水底的巨鳄。

与此同时,陆承安的雷霆行动也已展开。

他没有选择任何迂回的路径,而是祭出了法律的阳谋。

一份措辞严厉的书面申请被直接递交至市档案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三条,要求公开“东仓甲库”的具体物理位置、现行管理机构以及权限归属。

更狠的是,这份申请的抄送单位,赫然写着“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

从地方到中央,一个不留死角的行政施压闭环瞬间形成。

要么依法公开,要么,就准备接受来自更高层级的质询。

双管齐下,一张无形的大网就此撒开。

而林晚,则继续扮演着她那个不起眼的实习生角色,像一枚楔子,更深地嵌入市政系统庞杂的肌理之中。

她在堆积如山的过期档案目录里,不眠不休地翻找了近四十个小时后,终于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现了一个名为“东仓专项”的牛皮纸袋。

最近一次的流转记录,就在三天前——恰好是许文澜现磷光物质的那一天!

处理意见栏上,一排苍劲有力的手写批注刺入眼帘:“甲库封存状态未变,钥匙链第七枚仍由原责任人保管。”

“原责任人”!

林晚的心脏狂跳起来。

她顺着这条线索,如同猎犬嗅到了血腥味,一路追查下去。

半天后,一个名字浮出水面:陈国栋,退休老干部,曾长期主管市政法系统的后勤保障工作,现居于燕归湖疗养院。

第二天,赵小芸便换上了一身朴素的套装,戴着黑框眼镜,以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手捧果篮和慰问品,敲开了陈国栋的房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