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58章 妈我想听你说一次(第1页)

第258章 妈我想听你说一次(第1页)

死寂过后,最先苏醒的是声音。

不是惊天动地的炸雷,而是细密的、无孔不入的蝉鸣,像无数根滚烫的钢针,扎进初夏清晨微凉的空气里。

苏霓睁开眼,天光已透过百叶窗,在墙壁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琴键。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摸索手机,也没有打开电视,任由那个喧嚣的世界暂时与自己隔绝。

这三天,她如同一个引爆了炸药后藏身于掩体后的工兵,听着远处传来的轰鸣与回响,却始终没有探出头去。

阳台上,一杯新沏的龙井升腾着氤氲的热气。

她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端着茶杯,目光投向楼下那片葱郁的树冠。

她知道,那片绿荫之下,整个世界正在因为她点燃的一根火柴而生着剧烈的化学反应。

“民间联播”早已脱离了她最初的设想。

它不再是一个项目,一个作品,而是一场席卷网络的文化复调运动。

她从几个朋友的只言片语中得知,顶尖学府里,历史系的学生自组织了口述史工作坊,邀请那些被时代遗忘的退休工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老旧的社区活动中心,几位白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举手报名,说自己愿意把一辈子的经历录下来,“免得带进棺材里,便宜了阎王爷”;甚至在那些信号微弱的边远山区,支教老师们也翻出了尘封的旧式录音机,开始挨家挨户地收集正在消亡的方言和歌谣。

这不是她的胜利,也无关乎她个人的荣辱。

苏霓抿了一口滚烫的茶,茶水的苦涩瞬间在舌尖炸开,随即化为一丝奇异的回甘。

她意识到,自己无意间起草了一份记忆的契约,而现在,成千上万的陌生人,正用自己的声音,在上面签下名字。

他们共同认领了这份属于所有人的遗产。

同一时刻,数百公里外的司法厅家属大院,陆承安刚刚挂断一通来自老友的电话。

电话那头,老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与关切:“承安,网上那个‘学生自制纪录片’的事,闹得有点大。有几个部门觉得这属于未经审批的私自传播,性质不太好,问我们这边要不要提前介入,给个法律意见?”

陆承安站在书房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的晨光勾勒出他挺拔而沉静的轮廓。

他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声音平稳得像一口深井:“如果批评的声音,是来自那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那才说明我们有问题。说明我们过去几十年讲给他们的故事,还不够真,不够让他们信服。”

一句话,让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挂断电话,陆承安没有半分犹豫。

他转身走向那排顶天立地的红木书架,熟练地抽出其中一本。

书架深处,藏着一个上了锁的箱子。

他打开箱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叠微微泛黄的手稿。

那是十多年前,他还是个充满锐气的法学博士时,亲手起草的《非官方文化记录保护建议稿》。

当年,这份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建议稿,在递交上去后便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他轻轻抚摸着纸张上略显稚嫩却力透纸背的字迹,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余温。

他将这份手稿小心翼翼地取出,翻开书桌上一本同样泛黄、书页边缘卷起的《民法通则释义》,轻轻地将手稿夹了进去。

那本书,是苏霓送给他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那一年,他们初识,都还是相信单凭理想与热忱便能改变世界的年纪。

城市的另一端,一间灯光幽暗、被无数屏幕包围的房间里,许文澜的指尖在键盘上化作一道道残影。

她登录了自己的私人服务器,“声音星图”的核心数据库。

尽管前端入口已经按照苏霓的要求关闭,但后台的数据洪流却从未停止。

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新音频,正通过她预设的pp分布式网络,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无数个匿名的节点之间自动归类、同步、备份。

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几乎无法被根除的系统。

她本可以一键切断所有连接,让这个系统彻底死亡。但她没有。

屏幕上,无数绿色的数据流汇聚成一片闪烁的星海。

她凝视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她反而另外编写了一段极简的代码,像一个幽灵般注入系统。

这段代码的作用只有一个:将所有新上传的、未经审核的数据,全部标记为“野生记忆”,并且设定在每个月的初一零点,自动清理掉所有上传者的ip地址和设备信息等元数据痕迹。

她为这片星海,披上了一件完美的隐形衣。

许文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构筑密不透风的围墙去封锁,而是让系统本身学会适应环境,学会隐形生长,像藤蔓一样,沿着墙缝,悄无声息地爬满整座城市。

当冰冷的技术拥有了野火般的生命力,它便再也无法被轻易扑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